《猴哥帶你讀懂儒家思想》 第十七講、專注和堅持 儒家思想教我們如何制定人生規劃或企業戰略 上一講,我講了集義而生和勿忘勿助,這一講我還要帶你做一個小結,加強一下。我來帶你看...
《猴哥帶你讀懂儒家思想》 第十六講、孟子善養浩然之氣的三條心法 配義與道(行合乎道義的事) 集義而生(一刻也不間斷地積累) 勿忘勿助(不能忘,也不能過度) 上一講,我們講到了養浩然之氣...
這一講,我們進入《孟子》。 講《孟子》,首先就要講義利之辨,也就是關于道義和利益關系的爭辯??鬃釉凇墩撜Z》里提出君子喻于義,小人喻于利,孟子在繼承孔子思想的同時,更加推崇...
猴哥帶你讀懂儒家思想第十四講 儒家提供的兩條職場原則 不在其位、不謀其政,以道事君、不可則止; 上一講,我講了在社會上安身立命的原則明哲保身。這一講,我在明哲保身這個原則下...
這一講,我要講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。儒家的人生觀,首先就是安身立命,就是你能安頓下來,在社會上有一席之地,能立得住,包括立業和立志,有自己的事業,實現自己的志向。最后得到...
前面三講,我們講了《論語》的思想,首先是忠恕之道,將心比心,然后是推己及人,近悅遠來,這兩個方面都是講個人的修養。由修養自己到實現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,由成就自己到...
這一講,我繼續講近悅遠來,因為這個原理在儒家思想中太核心了,太重要了?!洞髮W》里面說:物有本末,事有始終。知所先后,則近道矣。近悅是本,遠來是末;近悅是始,遠來是終;近悅是...
上一講,我講到忠恕之道,就是將心比心、推己及人,就是由內而外、由近及遠。這一講,我就重點說說由近及遠。咱們這個課是講儒家思想和儒商思想,這個由近及遠就是我很重要的一個商...
前面我講了格物致知是儒學大門的第一級臺階,格是一個格子,是一個剛性的格子,對是非善惡的剛性需求,絕對沒有選擇性,絕對沒有例外,絕對按那格子的標準和尺度來做事。這就跟那個...
上一講,我講了八條目的前四條,即格物、致知、誠意、正心。這一講我來講后四條,也是你最熟悉的那句話: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。學完這一講你會發現,修齊治平實際上是有社會學理論的...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二月中,分者半也,此當九十日之半,故謂之半。 春分日,也是春天的第四個節氣,已是仲春。 到了這一天,春天被分為兩半,太陽直射赤道,全球各地晝夜平分,故...
《尚書》 玩人喪德,玩物喪志。 志以道寧,言以道接。 【簡析】 以捉弄他人為樂,是道德敗壞的表現。太過沉迷于某一事物,就會喪失斗志。自身的意志要符合道才能安寧,別人的言論也要...
俗話說,聽人勸吃飽飯。先輩的話看似過于現實,但大多是他們的人生經歷總結,蘊含著無窮的人生智慧。 經歷千百年還能流傳至今,足以說明他們的經典。 這里整理了老祖宗的四句傳世名言...
儒家思想的三綱八目的三綱講完了,這一講我開始講八目:格物、致知、誠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。這是八條目,記住了哈。 《大學》里說: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,先治其國...
我接著講三個綱領,上一講講了第一綱領明明德,這一講我講后兩個綱領:親民和止于至善。 朱熹說,親民(上一講說過,親民也叫新民)就是革新其舊,我自己明明德了,就推己及人,讓別人...
從這一講,我們正式開始講儒家思想,就按四書這個順序來講。因為四書是儒家的標準教材,四書就是南宋大儒朱熹編訂的四本書:《大學》《論語》《孟子》《中庸》,而且我們就得按這個...
前面我們捋清楚了儒家思想的發展脈絡,也講了我們應該選擇什么,拋棄什么。這一講,我要提前給你一把打開儒家思想的鑰匙。為什么要給一把鑰匙呢?因為儒家思想的每一句話都上了一把鎖...
《猴哥帶你讀懂儒家思想》 第三講、儒家所說的孝到底是什么意思? 一說到孝,你會想到什么?可能很多人會想到二十四孝,對不對? 據考證,二十四孝最初是元代一個叫郭守正的人整理的古人...
上一講,我們從時間線上捋出了五個儒家。我提到,我們這個課的學習大綱,要排除董仲舒的政治儒家和清朝的糟蹋儒家,只學習孔孟、四書、王陽明。 為什么要做這樣的取舍呢?接下來這兩講...
我問心: 為什么快樂的時候少, 悲傷的時候多? 心告訴我: 煩惱的太多,想開的太少, 追求的太多,滿足的太少, 在乎的太多,看淡的太少。 我本不大, 裝滿了愁緒,就盛不下快樂。 我...
《猴哥帶你讀懂儒家思想》 第一講、從五個儒家入手學好道理,過好一生 要學習儒家思想,范圍似乎好大,那么我們學習目標是什么?怎么學?學哪些內容呢? 這門課講的不是儒家學術,而是躬...
林語堂說:人生在世,還不是有時笑笑人家,有時給人家笑笑。 生活,注定是一場風雨兼程的歷練,有陽光就會有陰影,有高峰就會有低谷,起落沉浮總是常態。 正如劉禹錫的那句詩:東邊日...
很多時候,我們之所以活得累,就是因為一直都在向別人證明自己,證明自己的能力,證明自己值得被喜歡,就好像一旦有人不喜歡自己,就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。 無法接受自己不被喜...
人若負你,天必護你,人若欠你,天必還你。 人活一世,頭頂有青天,暗處有神明,行善作惡天必知曉,因果報應不玩笑,善人,終有善報,惡人,蒼天不饒! 做人,心要善,不可奸,別總想...
正是3月春光美,春水初生,春林初盛,春風十里,不如你! 冰心說:這世界缺少了女人,至少沒了五分的美麗、六分的溫柔、七分的愛和八分的堅強。 中華民族歷經數千年的風風雨雨,一直...
一提到酒,不管是誰都來了精神,中國的酒文化確實博大精深,而且普及到了家家戶戶,不管男女老少都會懂得那么一點關于酒的知識。要追溯酒的來源,還得看史料記載。 都說酒的發明事出...
今天是2022年3月5日 農歷二月初三 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 驚蟄 今日驚蟄 今日22點43分34秒,將準時迎來驚蟄節氣。 驚蟄,是春季的第三個節氣,標志著仲春時節的開始。 這個時...
一聲驚雷萬蟄醒,忽去溫巢動離情。 紅塵陌上風煙重,涅槃重生踏春行。 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二月節,萬物出乎震,震為雷,故曰驚蟄,是蟄蟲驚而出走矣。 蟄者,藏也。冬眠的動物藏...
驚蟄,顧名思義,驚醒蜇蟲。 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寫: 二月節,萬物出乎震,震為雷, 故曰驚蟄,是蟄蟲驚而出走矣。 今年的驚蟄時間為: 2022年3月5日, 農歷二月初三,星期六 自立春...
2022年3月5日,將迎來驚蟄節氣。 驚蟄,古稱啟蟄,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3個節氣,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 二月節萬物出乎震,震為雷,故曰驚蟄,是蟄蟲驚而出走矣。 萬物復蘇,各種病毒和...
今天是2022年3月4日 壬寅虎年農歷二月初二 迎來民間傳統節日 龍抬頭 [email protected] - 節 日 由 來 - 龍抬頭,又稱春耕節、農事節、青龍節、春龍節等,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。 今年二月二之后...
在北方,二月二又叫龍抬頭日,亦稱春龍節。在南方叫踏青節。大約從唐朝開始,中國人就有過二月二的習俗。 中國民間認為,龍是吉祥之物,主管云和雨,而農歷二月二這天是龍欲升天的日...
二月二,龍抬頭 萬物換新,鴻運當頭 今年的龍抬頭時間是 2022年3月4日 星期五 每年農歷二月二日, 東方地平線上, 便有一顆龍角星冉冉升起。 華夏自古有天象崇拜一說, 龍角星升,宛若神...
《周易》曰: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;地勢坤,君子以厚德載物。 厚道,是一種品德,是我國的傳統美德。 厚道的人,一定是成長路上的良師,人生路上的摯友。 與厚道的人做朋友,不僅...
01 幾點睡覺最健康? 根據醫學和我的體驗、觀察,一個人真正睡著覺最多只有三個鐘頭,其余都是浪費時間,躺在枕頭上做夢,沒有哪個人不做夢。至于醒來覺得自己沒有做夢,那是因為他忘...
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,清晨的窗外鳥兒嘰嘰喳喳,再也不似從前寂靜; 也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,公園里的桃花盛開,深紅淺紅一片,再也不似從前光禿禿的。 時光飛逝,轉眼間,我們就揮別了...
作別二月, 推開三月的門, 小苑望春不見春, 驀然回眸春已現。 喜歡三月,春天剛來, 這是一年中最干凈的月份, 空氣里還有乍暖還寒的冷意, 卻不妨礙萬物舒展,悄悄復蘇。 二月,開局...
好雨知時節,當春乃發生。 2022年2月19日 農歷正月十九 我們迎來了這個濕漉漉的節氣 雨水 雨水,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二個節氣,此時,氣溫回升、冰雪融化、降水增多,故取名為雨水。 古...
好雨知時節,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,潤物細無聲 今年雨水的時間是 2022年2月19日 0:42:50 壬寅年 正月十九 星期六 仲春之月,始雨水, 氣暖,風柔,冰融,雨至。 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說,...
白居易的這首花非花,霧非霧。夜半來,天明去。來如春夢不多時,去似朝云無覓處。小巧精致,句式錯落,節律整飭,意境迷離恍惚,隱晦朦朧,與李商隱的無題詩有相通之處,但白居易的...
1 位 人+立 堅持立場的人,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。 樹無根不長,人無志不立。 2 方 點+萬 萬人出點子,自有好方法。 智者千慮,必有一失;愚者千慮,必有一得。 3 忌 己+心 心里只有自己的人...
人家的情人節是2月14日, 我們的情人節就是今天元宵節。 我們的詩詞里, 月上柳梢頭,人約黃昏后。 多么浪漫! 今年的元宵節時間為 2022年2月15日,星期二 農歷壬寅虎年,正月十五 恰逢情...
除夕的燈火尚未闌珊,新年的第一輪圓月已經升起。 十五月圓,元宵來臨! 歡歡喜喜鬧元宵,妙趣橫生猜燈謎。 猜燈謎一直元宵佳節的傳統活動,傳承傳統文化的我們怎么能錯過? 今天,詩...
元宵節九種習俗,講給孩子聽。 每年的正月十五,是中國人的元宵佳節。 在農歷中,每月的十五日前后必定為望月(滿月)。 而元宵節是一年的初望,作為農歷新年的第一個滿月,其中寄托...
今天是2022年2月15日 寅虎年農歷正月十五 星期二 我們迎來了這個春暖花開的節日 元宵節 自這一夜起,月移西去,春回大地?;饦溷y花,香車寶馬。燈火闌珊處,眉間心上人。 天寒地凍不會長...
01 借傘 孔子有天外出,天要下雨,可是他沒有雨傘,有人建議說:子夏有,跟子夏借。 孔子一聽就說:不可以,子夏這個人比較吝嗇,我借的話,他不給我,別人會覺得他不尊重師長;給我,...
中國古今官職對照表 太守。戰國稱郡守,漢改太守,為一郡的行政最高長官。秦分三十六郡,比縣大。相當于現在的省轄市市長。 刺史。漢武帝分全國為十三州,刺史掌管一州軍政大權。相當...
中國人自古講究一個敬字,不僅敬物:敬天、敬地、敬惜字紙;更是敬人:敬先人、敬長輩、敬賓客、敬朋友。 就連聚眾喝茶飲酒,也是一定要敬的。詩仙李白曾舉杯邀明月,他孤單一人喝酒...
古人的年齡有時不用數字表示,不直接說出某人多少歲或自己多少歲,而是用一種與年齡有關的稱謂來代替。 下面我們先來看看男、女、婦、祖、爺、父、母、娘、姐、妹這十個漢字稱謂有趣...
這句話取自《陸游家訓》,大概意思是說孩子有天賦,非常聰慧,特別容易壞事,父母如果有這種孩子應該感覺到憂傷,而非喜悅??兹谶@一家喻戶曉的神童,就被預言中了。 提起孔融,相信...